- 2020-07-14 变价金属三核铁簇的磁电耦合机制研究
- 近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龙腊生教授课题组在分子基磁电材料研究方向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The Mechanism of the Magnetodielectric Response in a Molecule-Based Trinuclear Iron Cluster Material”为题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2007813)。因同时存在磁极化和...
- 2020-06-29 分子振动对氢键体系红外光谱的作用机制
- 近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大连光源科学研究室江凌研究员、张兆军副研究员和张东辉院士团队,与台湾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郭哲来研究员团队合作,利用自主发展的中性团簇红外光谱实验方法,揭示了分子振动对氢键体系红外光谱的作用机制。 分子振动是构筑物质结构、光谱及动力学的基石。...
- 2020-06-29 “三头六臂”的氮杂环卡宾铱催化剂:高效催化乙二醇和甲醇选择性交叉偶联制备乳酸
- 乳酸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平台分子,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药物、聚合物等多个领域,尤其是可用作制备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乳酸,预计2022年其全球需求量高达4 × 105吨。然而其产能受限于高效催化剂及合适原料的不足,生物发酵法效率低且需要繁琐费时的分离提纯,而传统化学催化通常需要用到有毒试剂(如氢氰酸或乙醛...
- 2020-06-18 超高灵敏等离激元传感器测量界面折射率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任斌教授课题组运用自主研发的等离激元传感器,分离界面折射率中的体相折射率和表面折射率贡献,定量描述和测量了界面折射率。相关研究成果以“Determining the Interfacial Refractive Index via Ultrasensitive Plasmonic Sensors”为题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 DOI:10.1021/jacs....
- 2020-06-15 有机光电合成:杂芳烃与C(sp3)–H脱氢偶联反应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徐海超教授课题组在有机光电合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Scalable Photoelectrochemical Dehydrogenative Cross-Coupling of Heteroarenes with Aliphatic C–H Bonds”为题在线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2005724)。C–H/C–H脱氢偶联具有较高...
- 2020-06-15 有机电合成:甲基芳烃位点选择性氧化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徐海超课题组与程俊课题组合作,在有机电合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Site-selective electrooxidation of methylarenes to aromatic acetals”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 Commun. 2020, 11, 2706)。 醛可参与多种反应,是用途最为广泛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之一。其中芳香醛已被用于合...
- 2020-06-12 利用相邻分子的羰基与锌离子结合构筑长寿命的水系锌-有机物电池
- 近年来,用于储能的水系锌电池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关注,这得益于锌负极的诸多优势,比如,高比容量(820 mAh g-1)、合适的氧化还原电势(-0.762 V vs. SEH)、和在水溶液中安全性。近年来,含有羰基的有机物通过可逆的配位反应被用于储存Zn2+,基于有机物电极的电池引起了潜在人们的研究热情。但是,很多含有羰基的有机...
- 2020-06-08 单分子电子学:器件尺寸极限推进到单原子层水平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洪文晶教授课题组在石墨烯基单分子电子器件的尺寸极限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ross-plane transport in a single-molecule two-dimensional van der Waals heterojunction”为题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Sci. Adv. 2020, 6, eaba6714)。在集成电路和芯片的发展进程中,电子器件的小型化...
- 2020-05-21 大连化物所研制出基于高温下稳定工作的钙钛矿单晶的X射线探测器
- 近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薄膜硅太阳电池研究组(DNL1606组)刘生忠研究员团队与陕西师范大学张云霞博士、刘渝城博士等合作,在高温下稳定工作的类钙钛矿单晶X射线探测器研究中取得进展。X射线探测器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环境监测、工业无损检测、安全检查等领域。现用于X射线探测的材料普遍存在制备温度高、工艺复杂...
- 2020-05-21 单颗粒电化学暗场光谱表征新进展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任斌教授课题组在电化学单颗粒暗场光谱表征新装置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以“Observing atomic layer electrodeposition on single nanocrystals surface by dark field spectroscopy”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 Commun., 2020, doi: 10.1038/s41467-020-16405-3)。从单颗粒水...
- 2020-05-15 单晶电化学红外和拉曼光谱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 田中群院士团队的丁松园副教授研究组采用基于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的电化学拉曼(EC-Raman)和红外(EC-IR)光谱计算方法(Chem. Sci., 2020, 11, 1425-1430),成功解析了经典电化学体系Au(111)电极/H2SO4溶液在高电位时的原子分辨结构的实验结果。研究成果于2020年5月以“再探Au(111)电极/硫酸溶液界面原子分辨结构(Rev...
- 2020-05-08 表面等离激元增强拉曼光谱综述发表于Nature Reviews Physics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任斌教授课题组应Nature出版集团旗下Nature Reviews Physics期刊的邀请,撰写题为"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s of plasmon-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综述,于近日在线发表(Nat. Rev. Phys., 2020, DOI: 10.1038/s42254-020-0171-y)。表面等离激元增强拉曼光谱(PERS)是表面...
- 2020-05-08 二维硫化钼限域铑原子的距离协同催化效应
- 近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与能源小分子转化创新特区组(05T6组)邓德会研究员、于良副研究员团队提出二维硫化钼(MoS2)限域铑原子的距离协同效应,利用铑单原子之间的距离来调控二维MoS2面内硫原子的电子结构和催化活性,从而实现高效电催化析氢(HER)性能。该工作为深入认识二维MoS2...
- 2020-04-21 氢化物的功能综述文章
- 近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陈萍研究员、郭建平研究员和博士生王倩茹受邀撰写了题为“The Power of Hydrides”的“Future Energy”综述文章。 氢是宇宙中最早诞生的元素,在宇宙演变和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氢可以从电正性更强的元素或基团中获取电子,形成含负氢物种(H-...
- 2020-04-21 界面氢溢流过程的原位拉曼研究进展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李剑锋教授课题组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研究界面氢溢流现象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结果以“In situ Raman monitoring and manipulating of interfacial hydrogen spillover via precise fabrication of Au/TiO2/Pt sandwich structures”为题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DOI: 1...
- 2020-04-21 “氢助碳碳偶联”助力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制乙烯和乙醇取得突破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野课题组与程俊课题组合作,在CO2电催化还原制乙烯和乙醇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O2 to ethylene and ethanol through hydrogen-assisted C-C coupling over fluorine-modified copper”发表于Nature Catalysis (Nat. Catal., 2020, DOI:10.1038/s41929-020-...
- 2020-03-27 邓勇辉教授课题组报道“盐颗粒实验室”新概念,在表面受限共组装(SLCA)合成各种...
- 众所周知,超分子共组装在自然界和生命体系广泛存在。基于两亲性分子的组装原理,科学家可以设计并创造各种奇特的功能纳米结构材料,尤其是有序介孔材料。这类材料具有巨大的表面积、规则排列且均一的纳米孔道,在催...
- 2020-03-27 分子筛催化积碳跨笼生长机制
- 近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刘中民院士、魏迎旭研究员团队在甲醇制烯烃反应积碳失活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笼结构分子筛催化甲醇转化积碳跨笼生长机制。 分子筛催化的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异构化等)...
- 2020-03-05 半导体光催化剂活性晶面依赖的本质原因
- 近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李灿院士、李仁贵研究员团队在半导体光催化剂暴露晶面的本质作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观察到光催化研究中活性晶面依赖的关系,确认了活性晶面的光催化活性差异是由...
- 2020-02-21 单分子电子学:分子链间电输运研究取得新进展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洪文晶教授课题组近期在分子链间电输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3280)和Cell出版社旗下Mat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