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公告 > 中心新闻 中心新闻
[院士进课堂] 太阳能转化科学与技术(光能转化的科学与技术)

2016年4月26日、27日,iChEM中心主任、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受邀来到厦门,为厦门大学师生讲授了能源化学本科专业《高等能源化学》系列课程之光能转化的科学与技术。相比于以往的讲座形式,这是李灿院士第一次以课程形式为以本科生为主的学生授课,这样的集中授课方式,既能够保障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具有系统性,也能充分和学生分享科研趣事、实验启发和科研精神。李灿院士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6个课时全程吸引了二百多名师生到场聆听。

该课程主要围绕太阳能光-热转化、光-电转化、光-生物转化、光-化学转化等方面展开,李灿院士概述了光的本质、太阳能与人类、和光与现代科技,特别指出人类出现和生存的生态环境是在太阳能作用下经过数十亿年演化的结果、近200年来人类过度使用化石资源严重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导致气候变化、灾难频发、生态环境恶化,这成为人类可持续生存发展的大问题。而太阳能的科学利用将是人类拯救地球家园的根本出路。

讲座介绍了光热转化的几种途径。特别详细介绍了各类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制备过程、性能、优缺点及其应用领域,期间巧妙穿插的国际大科学家的科研成果、手绘工作原理图、国内外技术对比、以及相关领域的国际关注热点等,都在生动讲解和高效组织中全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科研兴趣,也使学生们在学习太阳能转化的理论基础的同时,意识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李灿院士指出传统能源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召唤着太阳能技术的发展,而传统能源的不可再生也在迫使着太阳能技术发展。目前全世界平均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仍超过35%,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18%和9%,而我国得化石资源在能源结构中占到近90%太阳能技术,诸如太阳电池和储能电池的成本降低可能是促使可再生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发展更高效、轻便、可靠、低成本太阳电池是未来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还简要讲解了太阳能生物转化、即自然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这将是人类仿效自然、进行人工光合作用、转化二氧化碳的科学基础。授课过程中,李灿院士以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故事鼓励同学们要胸怀科学梦想、坚持不懈努力,也介绍并强调了科研工作者理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例如要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性、理论计算不要简单符合实验数据、不要盲目追热等。课程最后,李灿院士用精心准备的思考题启发学生科研思维,并对师生们的提问均给予了详细耐心地回答。


发布日期:2016/04/29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