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公告 > 中心新闻 中心新闻
能源化学专业学生深入开展实习实践活动

为深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2025年6月23日至7月2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组织30名能源化学专业本科生前往福建省多家重点能源企业开展为期两周的实习实践。学院副院长傅钢教授担任指导老师,吴雪娇教授和杨阳副教授带队参加。

此次实践活动涉及企业位于省内厦门、福州、泉州、宁德等多个城市,参访的企业涵盖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联芯集成电路制造(厦门)有限公司、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嘉庚创新实验室等等知名单位。实践内容的覆盖范围从传统能源延伸到了新能源领域,从能源材料生产环节拓展到关键材料研发阶段,全面且精准地触及了能源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实践覆盖面广,触及能源产业核心领域

在宁德时代,师生们实地看到了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生产线,都觉得惊叹不已;而纳米级电极浆料分散、AI视觉缺陷检测等尖端技术,更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中国制造”对精度与效率的极致追求,更深刻认识到新能源产业在工艺打磨上的不懈探索。

在福清核电,师生们在核工业科技馆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核工业探索之旅。馆内通过全息沙盘、互动投影、3D环幕影院等现代展陈技术,配合珍贵历史实物与立体模型,全景式展现了我国核工业从“两弹一艇”惊天动地的创业史诗,到“国之光荣”秦山核电、“国之重器”华龙一号等里程碑工程的辉煌历程,让师生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深切感悟“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坚定了争取投身核电事业,为祖国的能源建设作出贡献。


实践内容深入,构建能源产业认知体系

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通过实地观察和深度交流,逐步形成了一套从基础化工到高端应用的完整产业认知体系。在泉州石化,师生参观了公司的生产园区、质检中心、中控室。泉州石化的技术人员,向学生详细介绍了化工生产上质检工作的具体内容,阐明化工生产中中央控制的很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参观、学习,进一步了解现代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当原油历经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最终转化为基础化工原料的完整流程,这种直观的反应,让学生对传统能源在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有了具象化的认知。

在海辰储能的产品展示区,师生们通过实物观察储能电池、模组等,见证了海辰储能在技术上的新突破、新发展,对企业的制造实力有了直观的认识,深入探究储能系统及关键材料对新能源技术发展的支撑作用;来到了厦钨新能源,师生们深入了解了公司在钨钼、能源新材料、稀土等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其在行业内的创新精神。通过工作人员的专业讲解,大家对厦门钨业的发展历史、企业文化和生产工艺有了全面的认识,理解了“材料定义性能”的产业逻辑,并深刻认识到,在新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占据着核心地位。









实践多学科融合,探索能源产业核心技术

实习中,学生们还深刻感受到了创新在能源领域的重要作用。在联芯集成、三安光电,在企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走进科技展厅,近距离了解企业在光电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应用布局。展厅中陈列的智慧照明、智能交通、城市管理等场景应用,充分展示了化合物半导体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渗透。通过半导体技术为能源装备提供智能化、高效化的解决方案,引发同学们浓厚兴趣,进一步加深了对前沿科技的感知与理解。

在嘉庚创新实验室,学生了解到实验室开展前沿基础研究,跨学科团队协同攻坚光电半导体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在氢能、未来显示、半导体材料等能源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并实现了落地转化。这些案例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新能源革命是一场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宏大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突破都可能成为推动整体发展的关键力量。


    两周的实习实践活动圆满落幕,这场跨越理论与实践的深度对话,让00后学子在工厂林立的企业中,深切体会到键盘上的代码与机器轰鸣的运行,同样承载着民族科技自强的时代重量。2022级能源专业的陈俊杰感慨地说:“通过本次实践,我找到了自己热爱的领域和实现个人价值的路径。这次实习让我更加坚定了在能源化学领域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决心。”

师生们用脚步丈量了八闽大地能源企业从筚路蓝缕到引领发展的飞跃之路,感受科技力量与民族崛起的文明共鸣。在鹭江潮声与化学反应的协奏中,新时代能源化学学子正以青春解码科技文明的基因密码,让“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在数字时代永续传承。


发布日期:2025/07/15 发布者:吴智华 点击数: